疫情背景下,全国期刊业重启与快进要分几步?

发表时间:2020-04-01

       主持人:段艳文

       原本祥和喧闹的春节假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一次长时间“歇业”,好像按下了一个暂停键。

       近日,我经常接到业内朋友们的电话和微信,探讨的都是疫情对全国期刊业的影响和如何在挑战中按下期刊业生产的“启动键”的话题。

       对此,“期刊强国”微信公号邀请了三十余位全国期刊业的大咖,对上述问题谈谈他们的看法。

       本次访谈共分四场研讨,今天是首场。

       今天邀请的专家有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杨树弘,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学明,北京《瑞丽》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业进,《新民周刊》社长、主编刘琳,《传媒》杂志主编杨驰原,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总编辑唐韶南,《光:科学与应用》杂志执行主编白雨虹,《中国中药杂志》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李禾,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刘冰。

       下面请各位嘉宾发言:
 

       杨树弘: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任委员

高品质期刊业不可或缺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


       疫情给全国期刊业带来的变化,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期刊社会作用的信心认知:高品质期刊业不可或缺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高品质的社会对高品质期刊全媒体内容的需求态势正在全方位洗牌中强化,甚至倍加渴求的态势没有改变;

       二、疫情颠覆的是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耕作”方式。同时,疫情对期刊产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我写你看”“我编你读”的“单厢情愿”“指手画脚”式的传统媒体思维定式已经被颠覆;

       三、契机在“求变”。“革命性变革”的切口在于:具有政治品格、市场品质、文化品位的期刊“产品化”受众吸引力需大举发力、持续深耕、不遗余力。

       疫情之下,全国期刊业要“化危为机”。

       一方面要抓住提升品质内容机会。高度:主流价值引领是决定期刊全媒体“可成长性”的战略要冲;深度:有吸引力的故事化表达是决定期刊生命鲜活度的软性情感路径;厚度:有品位的文化涵养是期刊“可典藏性”的资源通道;温度:植根人民(受众)意志和情怀是期刊链接大众的肥沃土壤。

       另外一方面要抓住履行社会责任机会。可用性:更加注重思想的、观念的、学术的、工作的、生活的可用性精致策划(遴选)、精心抉择;互动性:集约化思想方法下,在端、网、微等新媒体和传统期刊的受众互动链上做足文章;参与度:走出期刊本体,在社会、行业、产业和受众需求参与各环节强化期刊全媒体“需求黏性”。

       另外要把握期刊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势:在不断提升端网微等期刊新媒体产品及时有效性的同时,夯实传统期刊的典藏价值基石。深化改革,营造期刊全媒体发展的有力的、切合实际的人才、政策支撑;不断塑造期刊产品知识化、趋势化含金量“动能”;别无选择,期刊产品传播移动终端化适应度决定期刊价值生命活力;不断探索期刊产品在线知识服务(有偿使用)有效解决方案;打造期刊全媒体及时、有效、全方位互动的持续创新的实现机制。
 

刘学明: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

不能脱离内容来谈转型


       此次疫情对全国期刊业短期的影响肯定巨大,生产被完全打乱,几个月不能印刷、不能发行、没有回款,损失必然惨重;长远的影响更是难以评估,首先是对期刊零售的打击,读者由于过分担心纸质刊物在印刷、流通等环节被污染,读者可能更倾向于更为安全的手机、网络阅读。

       还有一个就是阅读的便捷性、及时性、个性化的问题。在这次疫情期间,像《三联生活周刊》《财新周刊》《知音》等期刊,表现比较抢眼,但无不是通过公众号、电子刊来推送文章、扩大影响,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纸刊,新媒体的巨大优势在疫情期间显现无疑,不论是在便捷性、即时性、个性化等各方面完全辗压纸质期刊。

       疫情之后,市场类期刊怎么办?我觉得唯一的出路是转型。守是守不住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快速变化,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怎么转?这些年很多刊物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大部分往线上转、往新媒体转,也有往线下转、往实体上转的,但探索者众,成功者少,真正能找到一条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转型路径的更是凤毛麟角。但不管怎么艰难,转型之路我们必须坚定走下去,舍此别无他途。

       从知音集团近几年的探索来看,我的体会一是不能脱离内容来谈转型,内容生产是传统期刊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优势,所以还是要尽量做好内容,这是前提、基础;二是要尽量利用好纸刊多年来形成的品牌优势来帮助转型;三是要按照转型的要求,全面、深入地对组织构架、绩效考核、运行模式进行改革。每个刊物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所以在转型上应该进行适合自己的路径选择,但以上三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陈业进:北京《瑞丽》杂志社有限公司董事长

危机与机遇必定是并存的


       突发的疫情短期内对《瑞丽》杂志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生活时尚类期刊封面多为明星,受疫情影响,有些2020年春节前邀约的封面明星因疫情不能拍摄,封面临时变更,有些内容不能如期出版。

       疫情影响期刊发行,因运输原因,发往全国的期刊,不能按时到达,使得两期杂志的发行周期缩短,对销售有较大影响。还有今年上半年《瑞丽》的广告大幅下滑、市场活动纷纷取消,导致公司经营收入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危机与机遇必定是并存。在传统期刊面临危机的时候,《瑞丽》就已启动了“以品牌为引领,以内容为核心,以媒体融合为手段,向服务时尚消费为宗旨的综合服务商转型”的发展战略。这次突发危机,加快了《瑞丽》媒体线上产品和渠道的开发进程。

       疫情期间,《瑞丽》利用网红大咖的独特资源,为广告客户搭建新的销售渠道,打破以往纯广告宣传的期刊广告模式,让瑞丽MCN初见成效。下一步,《瑞丽》将从以下几方面为抓手加速瑞丽媒体业务的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是抓住网红经济,向消费领域延伸;以内容为核心,构建各种产品矩阵,继续做时尚文化领域的先锋;以中国品牌建设的升级为契机,大力推进轻奢品牌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提高。
 

刘琳:《新民周刊》社长、主编

一跃而起,出击现场,按键如飞,奋笔疾书,就在此刻


       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们《新民周刊》团队在这次疫情中的经历。从1月23日起,正在亲身经历历史,历史正由我们创造,这种感受,从未如此真切。作为一本新闻杂志,我们意识到:一跃而起,出击现场,按键如飞,奋笔疾书,就在此刻。

       秉持着“新闻是历史的底稿,百姓是历史的见证者”的信念,我们开始寻找。在这场人民战争中,人民,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几天后,“口述实录”采编精锐小组完成准备,我们在“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向全国征集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的采访对象和新闻线索。

       “征集令”得到了热烈的响应,这其实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最初的一个月里,我们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线上工作时间超过了12小时,很多个深夜,当工作群结束选题讨论和采访安排时,已经是凌晨一点。实录小组在“征集令”中留下个人微信号的7名成员,是我们周刊最优秀最资深的记者、编辑,自从他们“花名”公布后,每天要接待“加微信”陌生人少则数十人,多达上百人,短短一个半月,每位编辑的接待往来信息早就超过了万余条。他们不停地“私聊”,筛选、采访、核实、安慰、帮助,很多来访者来自武汉、来自湖北,那时候还不知道武汉是后来发展成“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的第一个“震中”。

       采访的亲历者中有医学专家,有90后新医生;有小护士,有大作家;有快递小哥,有餐饮老板;有修车师傅,有核酸检测设备安装工程师;有流调工作者,有社区志愿者;有“心脏移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有“团聚”在方舱的一家四口;有火线提拔的基层干部,有每天登机测温的排查员……

       常常,握着手机,隔着屏幕,我们一边采访一边安慰,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我们一边打字一边回想,写着写着就眼眶湿润。

       我们的主人公们从没有说出什么特别了不起的话,但就是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这一段段平凡的人生,在烟尘滚滚的大历史、大背景下,直抵人心。

       我们找不到比“口述实录”更好的写作方式,来记录这些普通人在这场战争中最初的痛楚和无助,有过的犹豫和不舍,最终的坚强和付出。

       都说: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的,因为这些凡人对自己生活和岗位的坚守,中国,英雄遍地。

       无数读者被这些口述实录感动,很多粉丝在后台留言说,每天都阅读这一系列,每天都期待着文章的推出。新民周刊公众号也因此收获了很多“十万+”“百万+”。

       因为这一系列口述实录,我们的通讯录长了很多,我们的朋友圈没了“边界”,我们和我们的采访对象,从未曾谋面,却深谈过人生,解决过“私事”,这场史诗级的战疫,成就了我们无数段“倾城之交”。

       我们为困在湖北襄阳的肿瘤小患者联系过上海专家的远程会诊,我们为各种疫情个案寻找过相关部门的纾困方案。有一次,一个前线的护士说“武汉下雪了,空调又不能开,很冷”,我们立即联系快递送去了电热毯。

       2月15日快递小哥汪勇“搞定金银潭医护难题”的故事推送后迅速成为爆款,全国各大媒体转载、关注,人们纷纷转发、点赞。这篇文章仅在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三天就达到320万,点赞8万多个,在我们母报新民晚报微信公众号的阅读量也超过了250万,点赞数8万个。我们也因为这篇文章正式成为武汉物资对接志愿者:大批热心读者涌入后台咨询捐赠事宜,我们第一时间开通了捐赠物资对接通道。

       短短两周我们联系了数百个热心捐赠者,为武汉前线对接了1.6万余件捐赠的医用物资。这些捐赠者来自全世界的华人,也来自国内各行各业,他们中有民间慈善团队,有单位也有个人,武汉的疫情牵动着大家同一颗心。捐赠物资中除了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酒精消毒液、免洗洗手液、手套、鞋套等,有热心读者留意到武汉的气温有天突然升到25℃,便马上联系运输了数千件排汗服给医护人员;也有读者担心医护人员的伙食,捐赠了米、面、有机蔬菜等食品;还有读者担心女性医护者的生理不便,及时送来了安心裤和卫生用品;更有好心人捐赠一批鞋袜给医护人员及时替换。

       我们很荣幸能为武汉、为粉丝架起一座爱心捐助的桥梁,很荣幸能记录、传达粉丝们的无私爱心。

       武汉4月8日“解封”的好消息传来,映衬着全球疫情种种不容乐观的现实,这些记录下中国疫情胶着时普通人点点滴滴的口述实录,今天读来另有一番况味。

       我们新闻人在这种历史大事件中的使命与担当,不就是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用新闻留存全景和细节吗?


《新民周刊》部分采编人员

 

杨驰原:《传媒》杂志主编

积极发力移动端,变被动为主动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新冠疫情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到期刊业,我认为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市场化期刊的主营业务影响巨大。在已经持续两个多月还要持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下,市场化期刊的零售和广告大受影响,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主营业务雪上加霜。二是对学术类期刊的采编工作影响很大。学术会议交流停止了,使采访、组稿只能线上进行;居家办公,给编辑流程带来诸多不便,影响了期刊正常出版,甚至影响了出版质量。

       新冠疫情给期刊业发展带来危机,期刊界同仁直面危机,“化危为机”,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积极报道、研究新冠疫情,彰显了期刊的责任担当。在这场疫情中,《中国新闻周刊》《财新周刊》等时政类期刊是首批深入到武汉采访报道的媒体,医学类学术期刊刊发了大量研究新冠疫情的文章,《传媒》《新闻战线》《中国记者》《中国传媒科技》等传媒类专业期刊制作专题、刊发专稿,对媒体战疫、媒体人战疫进行报道和阶段性总结。二是促使期刊业加快融合转型步伐。疫情使期刊的传统经营和发展模式受到重挫,促使期刊业积极发力移动端,变被动为主动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唐韶南:湖南时代邮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总编辑,中国期刊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树立‘五全’观念抓转型


       当下疫情给全国期刊业带来的显著变化,就是进一步坚定了期刊人做好内容的决心和信心,因为疫情当前,大众需要的是权威的、有独特视角的报道和信息,如《财新周刊》关于疫情报道的纸质刊物断销便是一例,内容是永远的“王道”,是期刊的根和魂。

       与此同时,疫情催生了线上教育、云办公、智慧服务、公共管理等应用场景和新业态,疫情之后经济重回增长是一个长期课题,这些都对传统期刊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化危为机?《时代邮刊》的思考是:一、因势利导地开启以“全员转型”为关键词的“三次创业”,唯快不破,只争朝夕抓转型;二、强化“央企背景、品牌媒体、专业队伍”三个方面的思维,打造与同质企业相互竞争的比较优势;三、树立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要素、全功能转型的思想观念,形成“人人都是流量包,人人都是大IP”的意识和自觉行动;四、充分发挥“时代+”全媒体平台的功能效应,在业已形成规模效益的小程序开发、5G短视频红利、直播带货、微信公众号托管等方面,打造核心产品竞争力,丰富获客渠道,形成更大的规模效益。
 

白雨虹:《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执行主编

做不到稿源充分国际化,将是最大的危机


       疫情期间期刊业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多元化了。所有新媒体的表现形式,疫情期间期刊领域的办刊人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努力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带来的深层次思考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办刊人的初心是什么?

       疫情期间,吉林当地一份曾经颇有影响力的报纸“新文化报”休刊,我是该报十年的老订户,见证了它的兴衰,甚至近两年我还享受了他们提供的送鲜奶服务,但是报纸不好好办内容,送奶送菜等服务能竞争过京东和淘宝吗?休刊成为最后的选择。

       危机当下,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化解危机的方式方法自然不同。下面的两个表格是2012年《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创刊当年发表文章情况统计和2020年前3个月发表文章统计。

       发表的论文占比从2012创刊年到2020年一季度,美国从29.03%下降到12.8%, 欧洲从38.72%下降到14.53%。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八年来,中国高水平科研成果大幅度增加,但我个人对危机的认知是作为中国主办的高水平国际英文期刊,如果做不到稿源充分国际化,将是最大的危机。

       因此,疫情期间,我们保持与国际编委和国际专家的密切沟通,并送去人文关怀,以主编的名义为国际编委们邮寄口罩等防疫装备,人是一切的基础,建立国际一流科学家《光:科学与应用》(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生态文明圈是当务之急。
 

李禾:《中国中药杂志》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

面对大量纷至沓来的新冠研究论文,迅速反应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际,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等数位中医药院士率领多支医疗队逆流而上,进驻武汉疫情最危险的一线开展救治,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明显疗效,彰显出特色优势。与此同时,科研人员也紧急投入了抗新冠病毒防治项目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基础研究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临床及药学研究论文。

       《中国中药杂志》作为中医药学科领域代表性的学术期刊,面对大量纷至沓来的新冠研究论文,迅速反应,制订了比以往把控更加严格的文章收录标准和采编流程:

       编辑初审阶段严格筛选,摒弃功利心,绝不以数量取胜;针对性选择组建了一批高效、高质量的同行评议专家团队,并要求及时审回;与录用文章的作者保持密切沟通,补充数据甚至重新改写,不达要求绝不发稿;与发布平台中国知网协调网络首发绿色通道;联系作者团队撰写微信新闻稿,新媒体部反复审理修改,并配合文章上线及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至今,已在中国知网新冠病毒肺炎论文开放获取平台上线27篇高质量论文,中英文双语出版3篇,组织学术专题3个,并配合专题精心设计了当期纸媒主题封面。微信公众号已发送有关中医药抗疫内容微信230篇,总阅读量近110余万,篇均阅读4900,单篇微信推送最高阅读量达到1.2万。
 

刘冰: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

公共卫生事件是挑战,更是动力


       期刊在公共卫生事件中有其不可替代作用,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快速发表学术研究内容、汇集文献提供开放阅读等提供支撑作用,学术期刊和科普期刊及其新媒体可以传播专业可信的科普信息。

       作为我国高水平医学科技期刊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出版单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SARS、抗震救灾等突发公共事件中在科技出版战场发挥积极的作用。COVID-19疫情期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积极践行科技期刊应有的学术担当和社会责任。

       (1)1月31日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41种期刊开放阅读,保障专业人员尽快了解国内最新研究以及过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为COVID-19疫情提供学术支撑。

       (2)2月22日,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科协、中华医学会联合共建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平台”上线,平台分类展示优先发表的科研成果、研究论文、实验数据、临床病例等重要进展。截至3月23日,99种期刊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发布论文691篇,总阅读量2352446次。截至3月16日,PubMed收录154篇,世界卫生组织(WHO)特别建立了冠状病毒病出版物数据库(Database of Publications on Coronavirus Disease,已有2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超过150篇文章被该数据库收录,充分发挥了中国科研成果在全球的学术支持作用。

       (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建设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开展了COVID-19病例征集,发布特殊病例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借鉴。

       (4)人文关怀,加强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的宣传,持续弘扬新时代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和正能量。征集到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事迹作品264篇,已发布的132个作品点击量42万余次,单篇点击量最高达10万+,后期将制作专题纪念册,铭记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5)发挥医学新闻媒体作用,转化学术研究成果形成科学新闻,截至3月22日,《健康报》对平台的4篇学术文章进行了新闻报道,《中国卫生人才》对3篇文章进行了追踪采访并报道。

       (6)为各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受疫情影响国家的防控和诊疗工作提供借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获得国家卫生健康委授权刊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英文版本,并特邀专家对“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通过英文版本向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COVID-19流行期间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管理原则》在美国心脏协会Circulation杂志发表。

       公共卫生事件是挑战,更是动力,期刊应该不断加强数字化出版能力建设,在关键时刻能够快速提供资源信息组合、结构化展示和在线优先出版服务。
 

结语


       第一场对话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嘉宾的分享。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场对话。也欢迎您将见解留言给我们,共同探讨在疫情背景下全国期刊业如何重启和快进。

       如果您觉得本文有价值,请您分享给业界朋友们。

       让我们相聚下一场。再见。

       (期刊强国公号  主编:段艳文;编辑:莲   子)